近日,由全国农技中心主办、河北省农业厅承办的“2012年全国灌溉施肥技术培训会”在河北省石家庄市举行,全国农技推广中心副主任栗铁申、节水处处长高祥照、河北省农业厅副厅长张文军、华南农业大学教授张承林,芭田公司总农艺师段继贤及来自全国各省、市、县的百余名农业局、土肥站领导参加了会议。会上,与会领导就如何合理施用水溶肥料及灌溉施肥技术做了详细的介绍。
培训会上,栗铁申副主任对河北省近年来在节水灌溉方面取得的成绩予以肯定。他表示,灌溉施肥技术将成为我国节水节肥农业发展的主导方向,首先表现在国家政策推进使得灌溉施肥迎来了发展的大好机遇。在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出台的一年里,全国各级政府投资水利3300多亿,其中大约1/3与农田水利有关,投资力度创历史新高,这为灌溉施肥技术的推广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其次,发展灌溉施肥节水农业和农资行业息息相关。前几年,一批水溶肥生产企业开创和引领了我国灌溉施肥初始阶段的发展,如深圳芭田公司。深圳芭田一直致力于水溶肥料的研究和开发,并在肥料应用的基础上,在深圳光明农场建立了芭田“肥料+方法+设施”协同增效的灌溉施肥技术示范田,研究了一整套水肥一体智能化设备和自动控制操作系统,这对推动我国灌溉施肥技术的发展发挥了积极的带头和促进作用,并为同行业发展水肥一体技术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代表参观后的评价都很高。
作为在全国推广灌溉施肥技术的领军企业,深圳芭田生态工程股份公司不仅在产品创新上作出积极贡献,其配套施肥设施建设也走在同行前列。培训会上,据段继贤介绍,芭田公司在不断创新复合肥技术,总结不同区域不同农民的施肥经验和施肥习惯,经过科学地分析和总结,形成了系统全面的施肥方法,同时,采用自己生产和市场优化组合相结合,形成标准化通用化与市场不同肥料品种相配套的施肥配置和操作化系统,形成了一套芭田独特推广模式——“肥料+方法+设施”协同增效应用模式。该模式通过“肥料、方法、设施”协同增效,推行并实现少量多次施肥、节水节肥、提高肥料利用率等施肥方法的研发,应用软件+硬件结合的方式,将智能识别系统应用到灌溉施肥设备上,根据不同作物、不同生育期的需肥特点,自动实现作物施肥的少量多次,达到了节水节肥,提高农产品产量和品质的效果。芭田灌溉施肥协同增效技术试验效果显示,采用该施肥模式后,肥料利用率提高了20%-50%,作物亩产量提高了20%-50%,水利用率提高到90%,不仅每亩每季节约了5个人工,而且种出来的作物品质高,收益好。
次日上午,与会领导一行来到河北省藁城市小麦、大棚蔬菜微喷灌溉施肥示范试验基地,对灌溉施肥喷水带和滴灌带设施在小麦和蔬菜上的应用做了现场观摩。
在藁城市施用芭田肥的小麦示范田和大棚蔬菜试验田头,据该市土肥站负责人介绍,从去年开始,该市扩大了灌溉施肥示范试验的面积,并在灌溉施肥示范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去年许多农户安装上喷水带设施并用上芭田厂家的水溶肥后,小麦穗大、颗粒饱满,产量高,常规施水肥每亩每次需用水40方,而用上灌溉施肥技术后,每亩每次节水约20方;蔬菜应用后品质好,营养价值高。达到了节水节肥,提高农作品品质和节约劳动力的目的。(陈永辉)